從8月19日至20日在青島召開的全國礦山救援工作座談會上獲悉,我國礦山應急救援體系將向基地化專業化提升,年底將完成10個煤礦區域礦山救援基地、技術研究中心、培訓中心的考核驗收工作,力爭盡早發揮重特大礦山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和技術支撐作用。國家局副局長趙鐵錘出席會議并講話,山東省副省長張昭福到會祝賀。
  趙鐵錘在座談會上指出,今后礦山救援系統要增強責任感、強化創新意識
、積極探索礦山應急救援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狠抓落實,建立體系,完善機制,開創礦山應急救援工作新局面;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快建立健全應急救援體系,制定重大事故搶險救災預案,切實搞好轄區內安全生產事故的救援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制定有關礦山救護隊伍有償服務的政策,負責管理轄區有償救援服務工作,形成礦山救援資金保障與制約機制。
  據了解,我國的礦山救援管理體制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實行軍事化管理,到1994年,煤炭系統自上而下建立了從礦山救護總隊、救護支隊、救護大隊、救護中隊,直到輔助救護隊的軍事化救護體系,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救災調度指揮。近年來,由于機構改革、國有重點煤礦下放等原因,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礦山應急救援管理體制受到沖擊。國家局成立后,國務院明確了國家局在組織、指導和協調礦山救護及其應急救援工作方面的職責,國家局黨組把礦山應急救援列為“六個支撐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批準礦山應急救援體系方案,組建了國家局礦山救援指揮中心,使礦山救護工作進一步得到加強。
  根據《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方案》,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體系由管理、隊伍、技術支持以及裝備保障、通訊信息5個子系統組成,最主要的是管理、隊伍和技術支持3個部分。
  山東煤礦安全監察局、平頂山煤業集團救護大隊、新疆礦山救護基地等11家單位作典型發言,介紹了礦山救護隊伍建設以及建立應急救援體系的經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及各煤礦安全監察局有關負責人及礦山救援工作負責同志、全國煤礦重點礦山救援隊及主管部門負責人等250多人參加了會議。